时间:2021-07-28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台风利奇马给浙江沿海城市带来严重内涝,各方救援力量中,有人发现了皮划艇世界冠军许亚萍的身影,她和救援团队在临海驾驶着冲锋舟,抢救转移了三十余位受灾群众。许多网友表示:这才是学以致用的最高境界。 “我没发朋友圈啊,你怎么知道?”记者联系上她时,许亚萍还很蒙。 8月10日夜里看到临海救援消息;立刻在各微信群联络救援力量;选定救援小组成员后从杭州出发;抵达临海和当地救援组织接头并投入救援直到8月11日中午……这十几个小时发生的事,环环相扣,甚至没给许亚萍留下任何思考的时间。 所有事告一段落,坐上回杭州的车,一夜无眠的她才能迷糊一会儿,“感觉还行,这不是仗着自己运动员出身,底子好嘛。”她打趣道,“其实有点不好意思。那么多人过来,很多比我们更专业。我们就是救援队伍里面一颗螺丝钉,水上运动是我的强项,救援是我的专业,这时候不去,学了要干吗?!” 连夜出发 临时组队的5人小组 这几天,台风的消息牵动着每个浙江人。受灾严重的临海,大水淹没了道路和房屋,群众受困。8月10日晚,临海公安通过社交媒体向各界紧急征用冲锋舟。 人在杭州的许亚萍关注着朋友圈、微信群里的消息,“最开始消息很乱,水中救援不如山地救援成熟,民间力量很分散。有的很热情但不够专业,贸然去救援是很危险的。有技能的人就该冲在最前面。” 许亚萍不仅是皮划艇世界冠军,还是国际搜救冲锋舟救援技术教官、国际水域救援IRIA亚洲首位R4女教官,她所谓“有技能的人”指的就是自己,“接到信息的时候没有丝毫犹豫(决定要去)。(救援)专业的东西,不然学了要干吗?!” 救援需要团队协作,她得知湖州蓝天救援队3人小组正计划赶去临海,“据我的专业判断,晚上才是水量最大的时候,必须连夜去。”许亚萍还在志愿前往的伙伴中找到了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科的王静医生,5人小队集结完毕。 此前,许亚萍、王医生和蓝天救援队三位队员素不相识。从湖州直接赶往临海的蓝天救援队得知许亚萍一同前去,马上赶到杭州来接,“这也算是‘刷脸’成功了吧。”许亚萍带上抛绳带、救生衣、手套、小刀、哨子、保暖衣物……夜里9点多,出发。 宁可白跑一趟 也不错过一处 一路上,许亚萍不停刷新着手机里的救援信息,临海那边最新的消息是,冲锋舟到位了,但是没人会开,“驾驶冲锋舟需要掌握一定技能,水深开不怕,水浅不好开。”又有消息说冲锋舟没油,许亚萍只好先到处找加油站,“有的加油站不能直接给油,愿意给的,手机信号不好钱又付不出去,总之什么情况都有。” 街上的水已没过汽车引擎盖,水里漂浮着各种杂物,建筑垃圾、塑料瓶、木块、泡沫箱、生活垃圾,还有阵阵异味飘来。许亚萍不停叮嘱着冲锋舟驾驶员放慢速度。她专门穿了一双墨绿色的胶底鞋,“这鞋可以绝缘电流,可是水如果触碰皮肤任何部位还是会触电,所以要避免电流就是不能在有电源的地方下水。”许亚萍说,每一处细节都要考虑周全,首先得保证自己的安全,才能更好地救援。 靠当地人指路,许亚萍小队开着冲锋舟,根据救援信息救人,“老人小孩都有,我们把受困群众转移到广场的集散中心。”许亚萍回忆,当时救援信息纷繁复杂,真假莫辨,但“只要看到救援信息,我们都会去,宁可白跑一趟,也不能错过一处。”说得轻松,实际做起来并不容易,水深的地方冲锋舟还能开,水浅就得拖着前行,非常耗费体能。 青少年更要多掌握户外安全知识及技能 直到昨天下午,许亚萍一行5人救援小组才结束了救援任务,十多个小时没有合眼,饿了也只靠带在身上的小点心充饥,当她坐下来休息时,全然不知她自发参与救援的新闻已上了热搜。 一张照片里,许亚萍穿着救生衣、戴着鸭舌帽,脸上未施粉黛,还有些憔悴,眼神却异常坚定,“我也不知道怎么拍下来的,当时应该是手拉着绳子涉水前进,腿也很酸,阻力大,手上也被绳子拉红了。” 当运动员,她是皮划艇世界冠军;退役后,她是浙江大学老师,推广水上运动;还因经常在综艺节目上展现水上技能被称为“麻辣教师”。因为没经过专业救援训练,错过了余姚救灾行动,许亚萍于是参加了国际水域救援课程培训,成为亚洲首位R4女教官(国际水域救援IRIA专业级训练官等级,最高为R5,全球仅十余人且无女性。许亚萍是亚洲首位女性R4训练官)。她在湍急的自然水域经受魔鬼训练,扛着七八十斤的冲锋舟发动机重装跑步,手脚腿身上淤青、流血、破皮、红肿不计其数,凭借运动员那股不服输的劲,许亚萍成了一位专业救援人士。 “从非诚勿扰女嘉宾,到跑男麻辣教练,再到救灾志愿者,正能量的新时代女性!”朋友圈的点评给了许亚萍很大鼓励,她一再强调,救援,需要团队配合协作,也需要进行长期的专业化经验积累,遇事做决定要果断,青少年更要多掌握户外安全知识及技能,以备关键时刻自救或者他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