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30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在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丹东工务段,有一个名副其实的“铁三代”世家。他们祖孙三代都是该段职工,一家三代与铁路结缘,“铁路梦”在三代人手中接力和延续。他们就是爷爷卢德彦,儿子卢景修、卢景铁、卢景路和孙子卢袁野。 爷爷卢德彦曾是该段官家养路工区的一名线路工,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线路工的岗位工作。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前,工务职工作业环境非常艰苦,住的是枕木搭建的小平房,穿的是经过多次缝补的破旧工作服,维修线路的路基是沙子和石砟混合,每次作业结束都是满身灰土。若赶上清理道床翻浆就更遭罪,一镐下去,脸上、身上都是泥浆。那时线路基础薄弱、设备陈旧,技术落后,轨枕都是木枕,钢轨全部都是短轨,火车通过钢轨接头时,总会发出“哐当、哐当”的声音。 上世纪80年代初,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卢家的三个儿子分别来到铁路工作,也被陆续分在了该段的官家养路工区,那个时候线路上的钢轨都是苏联制造的50公斤、60公斤钢轨,枕木都是木枕,钢轨接头下塌严重,尤其是小半径曲线作业时,用当时的话讲就是“每天在曲线里追着病害转,一天小跑下来,活还是干不完。”当时,调整线路几何尺寸,都是依靠铁棍、铁锤,几个人翘起枕木,然后钉道钉,依靠道钉和枕木的咬合力,调整小半径曲线的转向数值,时间久了,木枕上都是道钉眼。由于道钉不能承受太大的力量,作业人员只能先更换枕木,再调整线路几何尺寸,很难保持线路设备状态稳定。 到了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国家发生了翻天履地的变化,铁路建设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工务段按照上级指示要求,对线路设备进行施工改造,钢轨由原先的苏联造换成了国产标准轨。针对小半径曲线几何尺寸不达标问题,他们采取安装轨距杆固定几何尺寸的方法,对管内曲线进行加固,大部分轨枕也由原先的木枕更换为砼枕,木枕、道钉等零配件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当时流行一句话,就是养路工的三件宝——锤子、铁棍、大头镐,依然是安全生产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在那个年代,列车经过钢轨接头时的“哐当、哐当”声变成了“咔擦、咔擦”声。 2000年以后,随着列车不断提速,对线路设备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将线上既有的木枕全部更换为砼枕,同时使用扣板式扣件,提升设备质量。维修线路的设备进行了再次升级,新装备、新机械也在源源不断投入到现场维修中。 2013年的时候,二儿子卢景铁的儿子卢袁野退伍回家,被分配在了丹东工务段调度指挥中心任调度员一职,这个时期各车间已经推行集约化生产组织模式,车间计划员每天早上将全车间工作任务进行汇总,按照区间列车运行时刻划分工作任务,向车间主任汇报后和作业负责人联系相关事宜,通过大数据中心模块,将当日作业所需信息“一览无余”。卢袁野在调度指挥中心,通过远程计算机可以实时监控现场作业情况,线路上的“咔擦咔擦”声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从蒸汽机车到动车组列车,从12.5米短轨到500米无缝钢轨、从人工检修到机械化作业……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铁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祖孙三代人,经历了铁路工务维修体制和方式的变化,见证了中国铁路在一个“甲子”里的变化,三代铁路情,不变铁路魂。 (李季春 迟金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