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0-12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原标题:COP15第一阶段会议开幕,亚洲象迁徙记录短片亮相开幕式 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璐 刘旻 马瑾倩)《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10月11日开幕。开幕式上播放了亚洲象迁徙的记录短片。 记者获悉,第一阶段会议将包括开幕式、闭幕式、高级别会议、生态文明论坛等活动,同时发布“昆明宣言”。 第一阶段会议将发布“昆明宣言” COP15将于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和2022年上半年分两阶段在昆明召开。大会将总结过去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履约工作情况,推动达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翻开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篇章。 第一阶段会议将发布“昆明宣言:迈向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呼吁各方要采取行动,响应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号召,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增进人类福祉,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阶段会议将审议和决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作为COP15大会的重要标志性成果,“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将对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做出规划。 生态文明论坛共设置7个主题 第一阶段会议将包括开幕式、闭幕式、高级别会议、生态文明论坛等活动。其中,生态文明论坛将于10月14日至15日召开,邀请各缔约方、国际组织、金融机构、研究机构、社会组织、商业企业、媒体机构以及中国地方政府等共计1800余名代表参会,其中线下参会人员规模约1300人,线上参会约500人。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中心主任、研究员张惠远介绍,生态文明论坛共设置7个主题,分别为应对气候变化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文明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理念到实践、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生态保护修复、自然资本核算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青藏高原生态文明与生态安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国生物多样性下降势头得到基本控制 作为大会的主席国,中国大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 COP15新闻中心主任、生态环境部发言人刘友宾在9日举行的通气会上介绍,中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完善政策法规,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立国家公园体系,实施长江十年禁渔,不断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积极履行国际公约义务,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参与度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下降势头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 中国“爱知目标”执行总体情况好于全球平均水平 《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2年制定,包括三个目标: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其组成部分以及公平分享遗传资源带来的好处。 201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次会议在日本爱知县举办,会上提出了“爱知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分为5个战略目标和20个行动目标,这是全球第一个以10年为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但“爱知目标”全球实现情况总体不够理想,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还没有根本扭转,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压力仍在加剧。 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认真落实“爱知目标”,明确各项任务和责任,目标执行取得积极成效,20个“爱知目标”当中,3个目标进展超越了“爱知目标”预期,13个目标取得了关键性进展,4个目标取得阶段性成绩。“爱知目标”执行的总体情况好于全球平均水平。 新京报记者 张璐 刘旻 马瑾倩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立军 |